书法不是画画 笔法要点需注意——欧楷学习中的笔法误区
2018年11月07日
楷书书法中,欧楷是成型后最好看的一种楷体。
想要美,学欧体,成了有些人的本能反应。
众所周知的是,欧体的美观是伴随着难度的,很多人就这么碰了钉子,放弃了书法学习。
更有些人白白荒废了时光却收效甚微,写出的欧体有形无神,驴唇不对马嘴。
要避免这么凄惨的下场,就要做好防范。
不过,说那么多注意点,新人往往也记不住,所以这里只从最基本的入手。
我们来谈谈欧楷的笔法。
棱角不宜过多
欧字用笔以方为主,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收笔都作刀切处理,过分追求棱角,要注意方圆结合。
圆处用“揉笔”处理,会取得较好的效果。

以横为例,所谓的揉笔就是指在收笔时轻顿之后,毛笔轻轻提起,但不离开纸,朝着回锋的方向作圈形运动,尔后回锋收笔。
动作虽小,却能表现出方中带圆的形态。
其它如竖画的收笔处、横折的折处、取法于隶的竖弯钩的收笔处等,都可“揉笔”来柔化字的棱角。
手腕不可过重
写欧体容易犯的错误之一,就是为追求‘气势’而下笔过重。
殊不知书法级欧体,都是轻重相宜的。

学欧体,一定要注意笔法的轻重变化:比如横、竖的两头重,中间轻等,但细察之则变化多端。比如垂露竖:一种是两头重,中间轻,在字中多有顶梁柱的作用,如“中”字等;还有一种是起笔轻,行笔较细,收笔重,常用于字中有多个长竖,如“涧”,“国”字的左竖等,力求多变。
“察之者尚精,拟之者贵似”,仔细观察,细处着眼,写出细微变化,才能让笔画活灵活现起来。
思考过多一事无成
我不是说不要思考,而是说不要在写字的途中思考。
写一笔停一笔,最后写出来的只能是没有内在联系的画像,根本不算书法。
古人说:“必先识势,乃可加工”,这个‘势’,就是一以贯之的精神和书法内在的结构联系。
以“其”字的下面两点为例,经典欧体的写法是左边一点向右上方出锋,以便接着写右边的一点,而右边的一点带笔向左下出锋,以便接着写下一个字。
你可以不这么写,但是你一定要在写之前就想要‘到底要怎么写’!
笔一停,气就散了,也就没有势了。
在用笔正确的前提下,如能做到每笔呼应,连贯,字便有了活力。

以上,就是最基本的欧楷笔法要点。
做好了这些,才谈得上‘学习欧楷’,而不是被欧楷玩弄,落得一事无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