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让你的钱打水漂——小技巧识别‘印刷书画’
2018年12月03日
近年来,随着书画作品的价值提升,越来越多的仿品也出现在市场上。
而在诸多的仿品里,‘印刷书画’尤为恶劣。
这种用现代技巧制作的赝品,普通人基本没有能力识别。
下面就来说一些小技巧,告诉大家如何分辨‘印刷书画’。
‘印刷书画’的源流
印刷赝品,最初是为了还原真迹。
解放初期,我国各地博物馆对于书画藏品的仿品有着大量需求,在这种需求下,‘木板水印’仿品技术被荣宝斋发明。

通过勾描、刻版、印刷三个步骤,运用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,凭借简单的工艺和复杂的操作技巧,这项技术可以对各类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的还原复制。由于所用纸绢、墨、色等原料及装裱与原作相同,因而木版水印的成品具有酷似原作的效果,几可乱真。
这项技术于2006年,获得国家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’资格。

现代的高质量印刷仿品,大多是基于这项水印技术的基础上,加以改良后的产物。
而更多的廉价印刷仿品,则是使用现代打印机喷墨打印而成,在技术和还原水准上逗比上面那种要差的多。
如何分辨‘印刷书画’
知道了基础原理,就知道如何识别真伪了。
对于廉价印刷仿品,识别起来很简单:
中国书画的材质是宣纸或绢,由于作画过程中,水分的多少及运笔速度的快慢会在纸或绢上留下不均匀的受墨程度,有些渗透深,有些渗透浅.透过光观察就不难辨别.
而印刷品则不然,很容易被看出它整张书画受墨都很均匀。
而识别高质量印刷仿品,则需要通过墨色渗透的浓淡来分辨。
由于这种印法是整体受压,使用高倍数显微镜放大时,可以清晰识别出其‘燃料渗透过于均匀’的特征。

而这,在正常书法作品上是不会出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