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画动态
-
白色的花中精灵——如何画好玉簪花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21日,查看次数:2749玉簪花是很适合国画的花卉之一,作为白色花卉的代表,在古典山水画中十分常见。常见不等于简单,画好一朵花的难度,并不比画好一棵树简单。今天就来讲一下,如何画出玉簪花。玉簪花花头的基本画法玉簪花花头与百合花花头相似,同为六瓣,呈喇叭筒形,六雄蕊,一雌蕊较长,行笔要松动,花头的姿势要有变化。1、用小号狼毫笔,调淡墨,中锋运笔勾画花托。2、接着顺势勾画花瓣,注意花瓣位置的安排。3、调淡墨,继续添画花瓣,要考虑花瓣的开放程度。最后笔尖蘸浓墨,点画花蕊。玉簪花花朵… -
山水背景 也有讲究——如何画好山水画的‘树’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20日,查看次数:2620在国画,尤其是山水画的作画过程里,背景的作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。而在背景事物的作画中,‘树木’的画法又是尤为重点的一点。作为整体空间的点缀和控制空间疏密度的景品,树的存在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。所以,下面就来说明一下,如何在国画中‘画树’。掌握树的通性在国画尤其是山水画中,树木较少出现在近景中(实际上,当近景出现树木时,树木也就不是点缀而是主题了),因此,在本次不讨论近景树的画法。中、远景的树木画法,统称丛树画法。这种画法对树木的分布有很严格的要求:要求以密为主,以疏为辅,疏密关系和位置要根据情况而定。丛树画法画出的树多显得形体简散。因此,多要求使用墨色较轻的画法,只有树叶上可以适当加笔,树干部分更… -
国画也能速写,做好这几点最重要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15日,查看次数:2722速写写生,是西洋画最常见的表现方式之一。这是否就意味着国画不能速写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传统国画也有其速写的表现艺术。比如下面这几幅潘天寿大师的国画速写画。相比西洋画,国画速写要注意的地方更多,尤其是下面这几点绝不能做错。国画山水速写一般分为两种方式:一种以记录形象为主,另一种则以记录山水意境为主。这两种方式可快可慢,各有不同的要求,但有一点是共通的:速写时一定要规范、严谨,切勿油滑。第二、速写时最为重要的就是速度,要明确自己想要描绘的景色,重点描绘,不过多的停留在与意境无关的东西,同时为了保证自己的需要可以增加或者减少一些内容,使得画面更符合自身的要求。第三、对于速写来说,单位空间内的信息量十分… -
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?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14日,查看次数:2466最近,颇有一些家长抵制学国学。理由也很明确:毛主席号召我们不学孔子,而国学班就是孔子班。学国学就是学孔子?滑天下之大稽。国学从来不只是孔学,更不只是背弟子规、背三字经,背唐诗宋词,而是一种知识储备、一种价值观和一种分析世界的方法。学国学干什么?网上有个段子说得很好。我们之所以要多读书,多受教育就是当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鸟飞过的时候能吟诵出‘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’而不是在那儿吵吵,‘怎么全都是鸟’!当我们去戈壁旅游,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中默念着… -
学习国学,从正确理解孔子开始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13日,查看次数:2414最近这段时间,我国兴起了一股国学复兴的浪潮。学国学,首当其冲绕不开的就是学孔子。然而,有多少人正确理解了孔子说的话?通过调查,我们发现;这个比例惊人的低。学国学,就要从正确的理解孔学开始。‘以德报怨’ 没有劝你放下孔子最出名的言论之一,就是这句‘以德报怨’,这句话出自出自《论语·宪问》,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。然而,孔子的原意却是“以德报怨,何如?”子曰: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”。不仅没有放下的意思,还劝你去直面仇恨,用客观的态度去迎接仇恨,有恩报恩有仇报仇。这才是这位周游六国,武力惊人的大儒的真实看法。‘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’ 并不歧视女性孔学经常被女权主义抨击,其中的缘由就是这句话。… -
新手也能写的好书法——掌握书法的韵律美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12日,查看次数:2620“笔墨自然,浓淡有韵,变幻多端,一气呵成”,这是书法里最好的评价之一。但是,想要获得这个评价可不简单,这需要你熟练掌握书法的每一次变化。这意味着要掌握笔法的挥运、章法的外形等等一系列难题。而在这些难题里,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把握笔法的动、静的区别,即所谓的‘动静之美、浓淡有韵’。书法韵律有讲究传统书法创作,需要了解很多地方才能做出好的作品。但是,当你学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现,只要掌握了‘韵律’,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偷懒写出好作品。所谓的韵律,就是动、静的节奏分配。在那些以静态美著称的字体中,写出的书法宜静中有动、而在那些以运动美著称的字体里,写出的书法宜动中有静。具体的分别,由我来在下一节陈述。楷书居… -
细微之处见真章——找准书法的‘发力点’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09日,查看次数:3025为什么有些人的书法明明章法不错,看起来却不好看?原因是他们没找准笔法。书法行书时首重笔法,而笔法就是手腕和手臂的运笔方式。运笔方式的关键,在于如何发力,没有发力方法,就没有笔法。怎么找到发力的方法?就要从‘发力点’开始找。何为发力点?发力点,就是在运笔过程中,手臂、手腕用力最重;毛笔下笔最深的、锋变最明显的位置。在不同的书法类型里,发力点的位置往往有所区别。尤其是在碑体和隶书中,很难确认某个点是否为发力点。不过,万变不离其宗,由于书法本身存在的共性,还是可以将发力点笼统的分成三个流派的。三种不同的发力点在行书过程中,可以将发力点分为固定式发力点、均衡式发力点和特异性发力点三种。固定式的发力点经… -
书法不是艺术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09日,查看次数:3355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我国的国粹之一。书法历史悠久、 博大精深,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。不知何时起,一种‘江湖字’的出现,使书法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:一些所谓的大师给“江湖体”冠冕堂皇地加上了艺术的华丽“外衣”,真是一种谬论!试问当年大书法家王羲之和颜真卿老前辈在醉酒和悲愤的情况下,挥毫泼墨写下的流传千古的书法墨宝,难道他们当时的心里还想着“艺术”二字?作为书法的传承人,我们应该潜心研究,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,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!书画家杨玉碑,祖籍山东宁津人,旅居天津。深临古帖欧体,黄体,并将毛笔写法融入硬笔书写方式,自成一体;现任天津数十所教育机构书法教师。现任… -
书法不是画画 笔法要点需注意——欧楷学习中的笔法误区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07日,查看次数:2543楷书书法中,欧楷是成型后最好看的一种楷体。想要美,学欧体,成了有些人的本能反应。众所周知的是,欧体的美观是伴随着难度的,很多人就这么碰了钉子,放弃了书法学习。更有些人白白荒废了时光却收效甚微,写出的欧体有形无神,驴唇不对马嘴。要避免这么凄惨的下场,就要做好防范。不过,说那么多注意点,新人往往也记不住,所以这里只从最基本的入手。我们来谈谈欧楷的笔法。棱角不宜过多欧字用笔以方为主,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收笔都作刀切处理,过分追求棱角,要注意方圆结合。圆处用“揉笔”处理,会取得较好的效果。以横为例,所谓的揉笔就是指在收笔时轻顿之后,毛笔轻轻提起,但不离开纸,朝着回锋的方向作圈形运动,尔后回… -
中庸为善 中正为道——楷书学习从中楷开始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06日,查看次数:2878书法学习,多以楷体为基础。但楷书也有门类,按照字体的大小,可以分为大楷、中楷、小楷、榜书四种。除去新手根本不学不会的榜书,学楷书,应该从何入手?我个人建议:从中楷开始学习。大字虽好 不适合入门首先要纠正一个很常见的误区:楷书书法,并不是‘写大字’,大楷也不是入门的必修课、楷书书法以大小为区别,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分类:小楷:字体小于1.5cm;中楷:字体在一寸见方,也就是3公分上下。大楷:字体在二寸见方左右,5~6公分上下;榜书:字体在五十公分以上,甚至接近一米。的确从尺寸看来,和小楷相比,大楷又帅气又典雅,但这也是有代价的。如果从大楷开始入门,就意味着从最开始就要‘悬肘悬臂’,对未成年人来说,这意味着在… -
送人一幅好书法 给他一年好心情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01日,查看次数:2833随着11月的到来,新的一年又快要到了。每到年底,走亲访友的事情就多了。而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,空手上门可不太好。现在送礼都讲究一个涵养,价格倒是其次,寓意美好才是最重要的。‘书法’就是很不错的礼品。在这新年将至的时节送人一副勉励奋斗的书法,能让人精神振奋。而一副祝愿健康的书法,则能让人心头一暖。或许有人不喜欢寓意过分明确的短语。但一副祝福的文章,却很少有人拒绝。选好礼,送对人。在接下来的访亲季中,提前写好那么几幅主体明确的书法,能让你节省很多麻烦。在… -
论‘印象派书法’——看不懂的‘书法’不是书法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01日,查看次数:2588近年来,随着丑书和印象派的流行,有一种新的‘书法’悄然兴起。这类书法的主要特点,就是‘让人看不懂’。甚至有的书法爱好者,也学着这么去写。看不懂的书法,能叫书法吗?我觉得不是。书法的存在意义书法,最基本的存在意义就是让观看者觉得‘这样的字我能看懂,我学的会。’现在有些‘书法家’的字因为旁人看不懂,不认识,就被推崇。文字首先要和语言相结合,让人看的懂你写的是什么,这才叫‘书法’。写完之后人都不认识,那么再高也只能是“天书”。书法是艺术,也是技术的确,… -
魏碑选择指南——从《张猛龙碑》开始的魏碑学习
发布时间:2018年10月29日,查看次数:3149《张猛龙》碑是魏楷体系中经典的碑刻,为历代习碑之人所重视。一切书法都从临摹开始,魏碑也不例外。好的碑文难求,对新手来说,可以从《张猛龙》碑开始学习。魏楷之美有十 此碑占八九之所以建议从《张猛龙》碑开始学习,有好几个原因。首先,是因为获得这幅碑刻的复制品的难度较低。由于历朝历代这幅碑刻的知名度极高,无论是仿品还是墨迹本都并不缺失,在这个网络时代极易获取学习。其次是从技法的角度建议学习。《张猛龙》碑的魏碑楷书的风格明显,是魏楷体系中属于中性风格类的作品。康有为在《广艺舟双楫》对魏楷相当赞赏,概括魏楷之美有十:“一曰魄力雄强,二曰气韵辉穆,三曰笔法跳跃,四曰点画峻厚,五曰意态奇逸,六曰精神飞动,七曰兴… -
莫以唐楷论魏碑——写正确的魏碑书法
发布时间:2018年10月29日,查看次数:3279最近这些年,在魏碑爱好者里,有种写法蔚然流行。那就是‘用楷体的方式摹写魏碑’。作为一名魏碑爱好者,我不得不在这里指出:这么做是不对的!方圆不同,不可混同和其他书法字体不同,所谓的魏碑,本身就是一种刻工使用的篆刻书法。这就导致正确的运笔方法只有在少数的刻工手里流传。没有得到笔法真传的多数人,处于对魏碑的喜爱,苦心摸索,在死握笔管的条件下,有人用写唐楷的笔法,创造出几乎沿笔画轮廓描写的所谓方笔魏碑书写技法但是?魏碑的‘方峻’是怎么来的?就是从正确的握笔方式里!严格的中锋运笔,捻管欹斜转折调锋,才能写出好的魏碑,强行模仿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。写出来的。手活心定,方出魏体写魏碑,心要稳,手要活。传统执笔… -
‘江湖书法’蔚然成风——书法家不应卖弄手段
发布时间:2018年10月24日,查看次数:2603什么时候,书法也成了一种表演?的确,有艺术家曾经说过:“艺术是自由的,是不受局限的“。但是,这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冠上‘艺术’的名义,然后自称书法家了吗?我想,这应该是错误的。街头乞丐的书法表演,是为了求生。那些江湖术士的‘书法’表演,又是为了什么?无非为了名利两字罢了。前不久,人民大学教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任陈传席先生,就对“丑书之风”进行过严厉的批评。他说:“丑书”是文化界的“奇葩”、“异类”、“怪兽”。为了争权夺利,就能让书法圈变得乌烟瘴气;让好的书法家无法出头;让江湖书法取代传古的法度,让书法不再成型吗?这个答案,我们大家都知道。 -
‘丑书‘’乱书’ 不可怕 从细节还原正经书法
发布时间:2018年10月24日,查看次数:2610总所周知,书法可以分成三个部分:章法、结构、笔法。很多时候,你写的字沦为丑书,只是因为这三个部分出了问题。那么理论上来说:只要从细节解剖这三个部分,就能让你的书法回到完美状态。用实践修复‘丑书’实际上做得到吗?我们来试验一下。首先,我们用‘丑书盟主’王镛的字来做个实验。如上图所示,他的字,结构是有出处的,章法是和谐的,只不过用笔太过粗糙,而且用墨很枯。这是典型的碑学笔法,今人常用,加以放大后,就会形成很丑的感觉。‘丑书’不可怕 解析书法修复它这就是最常见的丑书,为了追求特异性,保留了结构和章法的基础上,放大了笔法的变化。反过来说,只要减少笔法的变化,让上色更均衡,就能成为不错的书法。实际上,正如… -
丑书可怕,匠气更可怕——灵性和法度,真书法缺一不可
发布时间:2018年10月24日,查看次数:2789好的书法,应该具备哪些条件?有人说:好书法就应该别出心裁,灵性十足。也有人说:好书法要有好的法度,章法森严。后者反驳前者说:都是你们这种人,才弄出了‘丑书’!前者不满后者说:遍地的复印字,难道原因不是你们倡导的‘法度’?现在书协中丑书横行,很多书法家都自觉地远离丑书。殊不知这样反而可能走入误区,落入匠气十足的陷阱。其实,灵性和法度,真书法缺一不可。盲目追求其中一种,只会让自己走向误区。 -
什么是匠气?去除书法中的‘匠气’有讲究
发布时间:2018年10月24日,查看次数:3278在书法界,偶尔可以看到一些很奇怪的报道。一些练了几十年书法的老人,其书法却被‘专家’们批得一文不值。而他们批判的理由中,最常见的理由,就是“你的书法没有灵魂,匠气十足”。什么是匠气?怎么避免匠气?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。什么是匠气书面上的定义很复杂,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。和前人过于雷同,就是‘匠气’。写了几十年书法却始终没能脱离字帖的范畴,出来的字永远是前人的复制品,那就是匠气。怎么脱离匠气刨除一些邪门歪道,想要从匠气里毕业,也并不算困难。行万里路,多去周围看看,多见识一些自然风光。不要闷在家里,不要只学一种字。在不同的环境里写字,把自己的感悟写进去。当你的字有了神髓的时候,那就已经从匠气里毕业了… -
书法收藏的三个要点
发布时间:2018年10月17日,查看次数:2625书法爱好者,往往也会收集一些经典书法。既能收藏,又有金钱价值。但是,正因为是爱好者,往往才容易被人骗。收藏书法,有这么一些讲究。理解第一,艺术性第二购买书法作品时,经常听到这样的台词:‘这是大师作品,看不懂说明艺术性高!’‘艺术性’就是个筐,什么缺点都能往里装。须知真正的好作品,首先要让人看得懂,没学过书法的人也能觉得‘这书法是美的’,这才是好的书法。故弄玄虚,卖弄笔法的,绝非好的藏品,更谈不上‘艺术性’。别把‘墨迹’当书法现在很多市面上的‘书法作品’,实际上只是‘名人书法’。这区别可就大了。大部分没学过书法的名人,他们的作品只能称之为‘墨迹’,距离合格的书法作品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!除非本人同…